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实施民生小实事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典型案例——官渡区篇:“先锋管家”巧解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来源:昆明社会工作
2025-10-16
字体:【

一、 基本情况

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居民4946户,户籍人口11300余人,常住人口9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近5000人,属典型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社区聚焦居民反映强烈的无物业、无服务、无保障等问题,依托全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在原有“先锋管家”服务体系基础上,创新升级服务载体与形式,着力破解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等难题,切实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感。

二、 主要做法

梳理实事清单

多措并举“聚民意”

“查提议定”四步法凝聚民意:深入群众“查”,通过发放100份问卷、走访350户居民及商户,初步收集问题明确解决方向;发动居民“提”,分五级召开楼栋会、院坝会、居民议事厅、社区听证会、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集意见;组织单位“议”,依托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召集11家公共单位开联席会议,明确需求、资源、项目3个清单,引导其参与社区治理;多方研究“定”,经社区、党员群众及公共单位讨论,确定楼道灯日常维护、监控设备维修等9项“民生小实事”清单。

1


工作室带办领办夯实基础:深化市级“杨晓玲名书记工作室”作用,统筹协调明确“民生小实事”责任人、参与主体及工作时限,梳理实施、监督、评估流程,提升实效;总结形成《“先锋管家”巧解老旧小区无物业服务难题》经验,培训99名社区后备干部,打造专业队伍;召集82名青年干部、技能人才等纳入人才数据库,提供人才保障;整合各级资金及辖区资源,撬动30万元用于精准民生服务。

拓宽工作载体

攥指成拳“解民困”

培育主体充实服务力量:成立以党员、退休职工、热心楼栋长为主的“东华奶奶志愿服务队”,试点以来每季度为93个院坝、4946户居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依托8个社区自组织推进“民生小实事”,如,“和事佬调解室”化解楼房漏水、污排堵塞引发的10余件邻里纠纷,“好邻居议事厅”审议公共道路停车、智能监控安装等5项社区治理重大问题,引导居民有序参与。

2

“积分兑换”激发参与活力:细化物业服务兜底流程,楼长网格员每日检查“民生小实事”清单,立整立改可解决问题,难处理问题上报网格协调专业团队;每周五网格组织全面卫生清除,每月网格开工作例会收集反馈,每季度召开党员、居民代表大会审定项目进程;制定《社区“先锋管家”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由社区“两委”班子、党员群众评定积分,积分可兑换食堂餐食、日用百货等,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完善项目机制

荣融与共“做民事”

优化小区人居环境:健全“卫士眼”“防火墙”预警体系,优化“智慧社区”建设;维护全辖区监控,修复7处线路故障,更换2个高清摄像头,投入2.85万元完善硬件设施;新建25个非机动车停车棚,新装147个共享充电桩,改造2处“三合一”非机动车室内停放点,增设77个微型消防站点,实现监控与消防设施全覆盖;修剪40余株安全隐患树木,整改17处绿化点位,动员各方参与环境整治2000余次,惠及8000余人次,解决物业缺失、门禁损坏等难题。

完善便民配套服务:在冬青里4号、东华公园、秋实里小广场设3个“引摊入市”点,整合18家商贩提供蔬菜直销、家电修理等服务;投资12万元新增5个修锁配钥匙点、“一家亲手工坊”销售点、“三块三伙食团”爱心补给点;延伸打造工会驿站,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医疗、阅读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