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云南日报关注!官渡区新亚洲体育城北社区:党建引领“银发治理” 老旧小区的“逆生长”的秘诀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9-30
字体:【

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一个建成十六年、拥有2196户居民的老旧小区如何焕发新生?万景园小区探索出的“党建+银发治理”模式给出了精彩答案。

官渡区矣六街道新亚洲体育城北社区通过构建离退休干部为主力的治理框架,创新协商机制,激活社区内生动力,成为老旧小区治理的典范。

织密组织网络 “银发资源”成治理核心

面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万景园小区精准建立离退休干部信息库,创新按地缘相近原则成立居民区党支部,由离退休干部担任骨干。49名离退休干部从“散沙”状态被有效组织起来,构建起“党支部+物业”“党支部+老年协会”双驱动治理平台。

小区创新推行“网格3+X”模式,在社区、民警、物业基础之上,融入老年协会和“一路邻里”志愿服务队。通过严格执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在宣传栏公示党员信息与月度积分,推动老党员包联15户居民,将宝贵的“银发资源”转化为治理“核心动能”。

“小区老年人比较多,我们进一步调动和发挥‘银发优势’,让老年人小区治理的‘旁观者’成了‘当家人’。他们广泛参与到环境卫生、社区文化活动等事务中来,小区也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了。”新亚洲体育城北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万景园网格长曾娟娟说。

搭建协商平台 破解民生难题见实效

小区建立“一园一议”机制,由社区牵头联合多方力量,聚焦公共议题开展议事协商,成功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电动车充电区划分等长期难题。同时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响应机制,整合社区片警、援助律师、妇联等资源。

此前,针对“雷奶奶”婚姻家庭纠纷,通过多方联合入户化解,有效避免矛盾升级。这一机制不仅解决具体问题,更促进了社区和谐关系的构建。

盘活闲置空间 小凉亭变身邻里暖心站

创新盘活闲置资源成为万景园治理的又一亮点。小区将闲置小凉亭改造为“万景园党群驿站”,采取居民区党支部牵头自筹、物业建设、社区软装支持、居民捐赠的共建模式。驿站固定每周二、四有专业老师免费教唱歌,其他时间向居民开放。

“我们老年人最怕寂寞,现在在小区里就可以上老年大学,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打发时间,还可以学一门手艺。”小区居民裴阿姨最近更喜欢来小凉亭了,在这里上课成了她的每周日常。

这种居民自主管理模式极大激发了参与感和归属感。如今,这个小小驿站已成为居民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增进了邻里情谊,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二八机制” 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小区推行的“二八机制”尤为引人注目:活动经费20%由居民自筹,80%由社区支持,这一机制巧妙地将“要我参加”转变为“我要组织”,极大提升了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万景园小区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在这里,老年人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区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