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辖区居民正在咨询社保政策,社区网格员和医生上门为独居老人体检,社区工作者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化解小区里邻里纠纷,社区与居民共办邻里活动……这些日常场景,正是社区“以治理赋能服务,让美好生活可感可及”的生动写照。
上门服务“零距离”
破解民生“急难愁”
社区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重病家庭等特殊群体需求,列出“需求清单”,推行“清单式”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监测、看病陪护、家电维修、政务代办、送餐上门等,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闭环。同时,社区为特殊群体建立专属档案,定期走访、常态服务,每周为高龄独居老人上门整理家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社保认证,让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敲门”。“我年纪大了,以前放电视、换灯泡都得麻烦邻居,现在打个电话,社区年轻人就上门帮忙,住在这里踏实!”社区居民王奶奶的话道出了大家的感受……城南社区立足“妥善解决生活琐事、及时回应急难愁盼”,办出“小事不小办”基层治理速度。
网格治理“精细化”
织密服务“保障网”
社区共划分7个网格、57个微网格,通过构建“三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志愿者”联动体系,践行“三必到、四必访”工作法,将社区服务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建立“民生诉求、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弱势群体”四项清单,创新“蓝黄橙红”四色分类法,开拓民生诉求“速响应”、群众困难“有人管”的新局面。“以前这一片到处是垃圾,现在铺了地砖、有了石凳,饭后带娃来坐坐,舒心多啦!”在逢源路新改造的休闲角,居民李阿姨的话里满是欢喜……这个由“民声”推动、多方协作打造的休闲角,不仅解决了环境难题,更成了邻里聊天、老人休憩、孩童嬉戏的“幸福小天地”。
多元力量“聚合力”
激活治理“新动能”
为破解治理难题、凝聚社区合力,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建立“1+N”服务矩阵,推行“兼职委员制”,开展“达人招募”活动。截至目前,社区共吸纳辖区21家单位党组织参与决策,召开“兼职委员制”联席会议8次,招募基层治理“达人”30余名,成立健康服务、政策宣传、法治、文化、公益理发队等志愿服务队伍12支。与此同时,城南社区以“需求清单”为导向,把辖区单位、商家、学校、社会组织的“资源清单”,转化成环境整治、养老服务、邻里互助的“项目清单”,形成“需求—资源—项目”闭环,破解治理难题,切实让辖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今年以来,社区组织开展上门便民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爱心义诊、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34场,辖区内15个老旧小区增设充电桩,安装街巷太阳能路灯21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