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作为“世界花都”,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鲜花交易市场。作为大学城所在地,汇聚了10所高校25万余名师生,近3万名新就业群体在这里工作生活,6300多名骑手小哥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去年9月以来,呈贡区以云南首批“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为契机,紧扣机制、设施、信息、保障、治理等多元友好,着力解决骑手群体面临的进门难、上楼难、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等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从小切口把服务做进去,让关心关爱实起来。

致远社区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三方合作签约仪式
建立凝“新”体系
构建区级力量统筹机制。由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统筹市场监管、住建、城管、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物业、平台站点等力量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统一组织“两新”工委委员单位50余名党员干部化身骑手,常态化开展“沉浸式体验·心贴心关爱”活动,面对面察实情、听心声、解难题,保障“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
构建街道资源整合机制。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建立平台站点、骑手代表、商家、物业公司等各方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会议收集梳理“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运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以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等多种渠道,整合资源、共解难题。目前,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2次,筹措资金11万元,协商解决困难问题80余个,回应骑手诉求50余条。
构建社区合伙落实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动物业公司、平台站点等签订共建协议,社区党组织负责协调各方,做好辖区内设施、信息、保障等相关工作,通过“小哥议事会”畅通骑手诉求表达渠道。物业公司负责配备便捷设施,引导安保人员对骑手保持友好态度,实现门好进、楼好上、车好停、物好取。平台站点负责督促骑手遵规守纪、安全行车,鼓励骑手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其他有关单位结合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做好社区所需、单位所能的工作。

致远社区冬至送汤圆暖“新”活动
建设暖“新”场景
合理确定场景类型。重点聚焦小区、商圈、商务楼宇、医院、高校等场景,梳理出骑手集中停留、等餐、配送的高频区域,为设施布局提供依据。细分确定建设友好小区、友好医院、友好校园、友好商圈、友好商务楼宇以及友好地图、爱心商户、专用停车区、快速通道、智能存取餐柜、导引标识等5类主要场景和若干要素,靶向发力提供暖“新”服务。
优化场景硬件设施。在小区、商圈和高校主要出入口设置专用停车位337个,新建充电桩215个、换电柜103个,形成“15分钟充电圈”,化解骑手“里程焦虑”。在人车分流小区设置摆渡车5辆,打通配送“最后100米”。安装智能存取餐柜15个,日均处理高校、医院、楼宇外卖订单400余单。整合各类资源建设“云岭先锋新家园”服务阵地108个,为骑手提供办事、歇脚、喝水、充电等暖心服务,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
拓展场景服务运用。创新打造“暖蜂服务圈”,推动21个社区“幸福食堂”开设骑手专属窗口,提供8折“爱新餐”,日均服务超500人次。依托枢纽型“云岭先锋新家园”服务阵地,整合辖区高校资源为骑手子女提供假期“辅托班”“六点半课后小课堂”等托管服务,累计覆盖300余名骑手子女;开展技能培训、心理咨询、联谊交友等活动200余场,举办骑手“微心愿”活动8期,帮助93名骑手达成心愿,让关爱服务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创新场景信息手段。发放智能门禁卡500余张、推广访客二维码,让绝大部分小区、楼宇实现“一卡通行”“扫码秒开”。增设楼栋指引牌400余块,张贴骑手友好地图40余张,标注充电桩、停车位等关键信息,通过全链条优化让配送耗时缩短30%。开设“诉求直通车”,设置服务热线、“有事请找我”微信二维码,建立“骑手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收集诉求建议40余条,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8%。

彩云社区暖“新”急救培训活动
汇聚安“新”力量
扩大关爱“朋友圈”。社区动员辖区公共单位、爱心商家、党组织兼职委员单位,成立骑手关爱工作小组,为骑手提供义诊、免费针灸、按摩、理发等暖心服务累计110余次,把点滴关怀汇聚为城市暖流。联动40余家爱心商户成立“骑士优享联盟”,设置“骑士补给站”90余个,开展“一杯奶茶的温暖”“夏日送清凉”等暖“新”公益行动60余次。联合区人社、司法等部门和区红十字会开展防诈反诈、现场急救、法律咨询等服务活动50余次,覆盖骑手群体3000余人。

致远社区开展外卖骑手义诊活动
扩大维权“保障圈”。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智慧维权终端,提供24小时在线律师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培育“工会枫桥”示范点——“云花”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站,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1500余人。通过驿站志愿者与专职律师联动,为骑手上门办理伤残认定、医疗费追讨等援助,抓好社会风险矛盾前端防范化解,做到“指尖维权触手可及”。
扩大治理“服务圈”。开办“爱心超市”进行志愿者积分兑换,吸纳530名骑手为社区志愿者,广泛参与社区“大家来找茬”活动,引导骑手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社区,社区及时处置反馈。吸纳300余名骨干骑手担任社区移动网格员,形成“网格+骑手”工作模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组织“先锋骑手”等先进典型宣传发布,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将“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