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寻甸县:多措并举 护航新就业群体成长前行
来源:寻甸县委社会工作部
2025-05-27
字体:【

随着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已成为服务民生、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为破解新就业群体组织凝聚难、权益保障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寻甸县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实施组织强基、服务凝聚、赋能治理行动,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持续推进“两个覆盖”

让从业路上处处有“家”

一是组建新业态党支部。构建县级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党群建设指导力度,对全县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开展深度摸排,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不足3人的采取行业联建、区域共建、孵化组建等方式,让零星分布在各企业、网点的新就业群体党员都能“回家”。二是抓实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发展党员向新就业群体倾斜,吸纳15名政治素质高、示范效应强的中青年人才入党,努力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探索行业管、企业育、社区培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模式,储备69名入党积极分子。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载体开展“云”上微课堂30余场次,引导新就业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三是建好群团组织桥梁。推进建设寻甸县“群团联盟”,健全新就业群体群团组织建设协调机制,由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牵头,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三有”新兴领域组织,开展群团组织组建集中攻坚。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县36家新兴领域组织建立工会、共青团或妇联组织。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开展“送岗位、送法律、送温暖”活动,为新就业群体创业就业“架桥”,为被侵权群众“撑腰”,帮助困难群众“解难”,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

全力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以真心换得真情

一是全覆盖摸排,掌握实情。依托“智慧寻甸”小程序,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有诉求、党组织有响应、行业党委有措施”的诉求收集解决机制,深入推进以“问出心里所想、问明生活所需、问清发展所盼,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建实保障体系,强化方向引领、发展引领和价值引领”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建三引领”行动,利用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调研,收集新就业群体关于薪资收入、劳动权益保护等困难问题、需求诉求。二是全链条保障,真心服务。扎实推进“友好社区”建设,对现有10个“云岭先锋新家园”服务阵地提质扩能,构筑温馨家园。依托社区搭建“爱心食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美味可口的折扣餐服务。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与3家调解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及时发现、化解涉新就业群体矛盾纠纷5起,全力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积极与“幸福寻甸”、美团等网约配送平台沟通协商,推动平台企业及其合作企业完善用工制度,逐步实现为新就业群体缴纳社保、“五险一金”。三是全方位提升,促进发展。鼓励支持新就业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以开设“工匠学院”、组织“青年夜校”等形式,开展抖音、美团、滴滴等软件培训,吸引近300人参与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业务技能,畅通职业上升渠道。联合工会、妇联等职能部门,强化正面宣传和激励引导,推动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四岗共创”,依托“3·5学雷锋日”“5·1劳动节”等节点选树并宣传新就业模范,争取社会对新就业群体的包容、理解、支持,营造“关爱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浓厚氛围。

积极发挥新就业群体独特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依托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服务万家、直面群众”的独特优势,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聘请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安骑士”,协助社区发现卫生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老旧损坏、街区秩序混乱等问题16个。聘请快递员担任“流动网格员”,引导其在配送过程中加强对单身青年、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居民楼企业等群体的关注,收集上报安全隐患、治安线索等基层治理问题28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组织新业态企业、网点站点与街道社区签订共建协议,组建11支“春城党建新力量”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新就业群体立足岗位作贡献,把“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采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困境儿童帮扶、红色义诊、助老助残、爱心送考、优质农产品推广等10余项特色项目,为社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提供送餐上门、送快递上门服务,发放反诈骗、防溺水、垃圾分类等公益宣传页1000余份,帮助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切实为社会建设贡献“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