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西山区:探索创新“领治联建”新模式 打造群团联盟改革2.0升级版
来源:西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2025-04-03
字体:【

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组织“小马拉大车”、共建共治不深入、资源共享不充分、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西山区以群团联盟改革为抓手,探索创新“领治联建”群团工作机制,走出一条党建带群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一、 “三级责任”抓落实总抓总管聚合力

针对“总数很多,但太分散”的问题,区委全面加强对群团“联盟”建设的领导,切实发挥区委社会工作部作为政治部、基层部、群众部凝心聚力的作用,牵头社会治理与群团“联盟”深度融合、联建联动,引导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群团“联盟”建设。一是区委高位统筹推动。先后召开5次会议研究群团“联盟”改革工作,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8位区级领导任副组长的改革筹备工作组,制定出台《西山区群团“联盟”改革筹建实施方案》,按照“科学定规划、精准抓落实、全力促提升”的思路,从规划筹备、执行推进、总结优化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群团“联盟”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党委部门领治联建。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以区委社会工作部“领建”群团“共治”,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融、治理共担、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成果共享”推进基层治理从“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联动发展、联合发力”转变。三是群团单位积极作为。把群团“联盟”改革任务列为年度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群团单位改革意识,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按照群团“联盟”改革筹建“任务书”制定制度细则,积极盘活人员、资产、阵地、经费等要素,为改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 “三项体系”促规范共谋共治增动能

针对“群团体系各自完备,协同共建彼此难融”的问题,通过建立1个联盟机构、1个基层组织、1套规章制度,推动群团组织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一是调整运行机制。秉持原有隶属关系、原有组织机构、依法依章运行“三个不能变”原则,设总召集人、第一召集人各1名,副召集人2名,由区委副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担任第一召集人,“联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并实行半年一轮值管理,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日常事项、人员、经费、活动等共性工作进行研究。二是优化组织设置。为解决人员、资源的重复配置,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全面盘清党员情况,转出退休党员10人,撤销群团原6个党支部,成立了由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任书记的西山区“领治联建”党总支,领导区委社会工作部党支部、群团“联盟”党支部,以“领治联建”党总支(扩大)会议制度为抓手,通过“大型活动一起办、主题活动轮流办”的方式,推进“资源链”“项目链”“治理链”“品牌链”“四链”融合。三是建立制度规范。制定出台西山区群团“联盟”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细则、财务管理制度、对外联系工作分工制度等9项配套制度,8名群团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65个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干得好。

三、 “三张清单”减负担联考联评增实效

针对“人员很少,但任务多”的问题,建立群团“联盟”综合考核体系,制定“三张清单”,切实为群团单位减负增效创造条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质效。针对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共性工作,初步梳理群团“联盟”资源清单12项、项目清单27项、需求清单14项,整合“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服务阵地,统一打造“西山区群团联盟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二是优化考核体系,释放部门压力。采取“一本台账考所有”的方式由“联盟”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迎考,聚焦各群团单位主责主业,重点考核其在各自领域履职成效,引导群团组织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创新、提质增效上,树立“以成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四、 “三维整合”优配置共建共享聚资源

针对“部门很多,但没存在感”的问题,整合优化群团机构的阵地、人员、资金等资源,让8家“小单位”变成“百人大团”。一是集中办公场所。重新调配区民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运局办公场所约800㎡,共计两层楼用于统一调配群团“联盟”单位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仓储室等各类功能室20余间。二是凝聚工作力量。从群团“联盟”成员单位中选派4名工作人员集中到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实行人员共用,围绕不同单位共性职责错位设岗,实现“1个文员管收发,1个会计做全账,1人参会领任务”。三是整合资金资产。在确保各群团单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前提下,对财政拨付的行政经费进行整合使用,将节省下来的工作经费用于实施项目、服务群众、扩大效应。

五、 “三类成效”展新貌群策群力显担当

通过边组建边运行、边服务边完善,西山区群团联盟改革工作成功打破了部门壁垒,转变了工作作风,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群团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是整合资源促经济,多元创业助发展。区总工会、区妇联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招聘活动,为79名创业者发放1264创业贷款万元,为“三新”领域女性等群体提供超3000个岗位,带动创业就业1000余人;团区委联合19家单位为大学生提供返乡实践岗位60余个,吸引232名返乡青年参与,打造5个楼宇区域化团建联合体,助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科协组建“乡村振兴科技专家服务团”,向上推荐申报高企101户,打造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9个。强化党建引领,新建群团组织150家,涵盖新业态组织130家,激发新兴经济领域活力,助力产业多元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

二是创新模式优治理,提升福祉暖民心。2024年,全区各群团组织和区委社会工作部共搭建各类平台80余个,斩获各级各类奖项、荣誉100余项;组建23支“社会工作者+群团干部+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领建共助 爱心共融”主题党团日、“志愿暖西山”、“玫瑰书香”、“青创未来”等理论宣讲、扶危济困、志愿暖心特色服务活动200余次,惠及居民群众超5万人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630余件次。

三是联动共建聚合力,协同服务促和谐。将各方需求与群团组织职能结合,积极开展固本强基、争先创优、暖“新”惠民、多元共治等行动,从组织、队伍、服务、发展四个方面,探索打造“群”心向党、“团”翼齐飞、“联”梦共筑、“盟”聚先锋4个社会工作部领治联建群团“联盟”工作品牌。在日常服务中,注重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强化人文关怀与矛盾化解,社会工作部与群团“联盟”单位共筹资230余万元,面向7000余名困难职工、老党员、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节日慰问,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进千家万户;介入社区家庭、婚恋、邻里矛盾纠纷调解836件,成功调解827件,切实维护社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