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将推动群团“联盟”改革纳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整体布局,探索组建“大社工群团联盟”推动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以“五个一”为具体举措,构建起“区委社会工作部+群团组织”大社会工作服务格局。
区委统筹推动 做好一个顶层设计
区委明确由区委副书记牵头,“一盘棋”统筹推进“大社工群团联盟”改革,并在2025年区委全会报告中作了重点安排。研究调整由区委副书记兼任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作为“大社工群团联盟”联席会议召集人,各群团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大社工群团联盟”联席会议成员并兼任区委社会工作部部务会成员,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统筹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工作,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官渡典范”。
立足常态长效 构建一套工作机制
出台《官渡区“大社工群团联盟”改革实施方案》,围绕人、财、物、事务、运转、考核等重点改革事项,形成清单化、具体化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制定《官渡区“大社工群团联盟”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将办公室设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由区委社会工作部1名副科级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筹备开展日常工作。由召集人主持,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对“大社工群团联盟”年度工作要点进行会商、研究、明确、协调和落实,促进群团工作从“条块分割、单打独斗”向“联动发展、联合发力”转变。
多方协同联动 整合一批共性清单
按照共性事项由联盟成员共同开展的原则,优化调整区委社会工作部下设事业单位官渡区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整合各群团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做好联盟办公室各项工作,将原来各部门均需开展收文、财务、党建等14项共性事务,纳入共性目标工作清单,统一开展并建立一套台账,实现整体工作减负。同时,合理规划各群团机构办公地点,进行集中办公,组建官渡区“大社工群团联盟”党总支,统一派驻纪检监察机关,构建整体联动、融合协作的“大社工群团”工作格局。
围绕中心工作 打造一个服务品牌
3月5日,官渡区举行“3·5学雷锋”暨“官小服”志愿服务品牌发布仪式,活动发布了区级志愿服务品牌“官小服”及其标识,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合伙人”机制,设立“官小服”志愿服务基金,提升志愿服务品牌化、规范化水平。通过整合群团志愿服务力量,探索建立智慧管理平台,拓宽应用场景、整合服务功能,实现重点工作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多家群团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开展健康义诊、扶贫帮困、助残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群团联盟深度参与社会治理。
聚焦减负增效 优化一套考核体系
建立区级“大社工群团联盟”成员单位评价考核体系,整合精简明确纳入“大社工群团联盟”共同以及需要单独考核的事项,实行共性目标整体联评联考,个性目标考核体现“大社工群团联盟”各成员单位主责主业履职成效,考核事项较往年大幅减少,各群团机构实现减负增效。同时,将“大社工群团联盟”改革纳入成员单位年底考核事项,由联盟办公室和区委改革办提出初步考核意见,经召集人审定,报区委目督办,通过督办考核推动群团组织更加主动服务大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