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官渡区积极探索高校人才挂职机制助力基层治理新路径,开展云南省首批研究生服务团进社区实践活动,有效解决“基层治理缺人手、高校人才实践缺场景”的突出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和社区治理“零距离”双向赋能,引领高校人才勇担青春使命、投身基层实践,充实社会工作力量。
校地合作“双向发力”
官渡区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官渡区委、吴井街道与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打造社会治理青年人才储备库。创新推出“社区点单——团委派单——高校接单”的菜单式工作模式,成立了云南省首个研究生服务团,选派13名在读研究生与街道11个社区结对,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鼓励研究生服务团成员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围绕基层治理、城市管理、文化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吴井街道,在基层实践上实现互联互通,在工作交流上实现互学互鉴,在共谋发展中互促互进。
青年人才“向下扎根”
推行“干中学、学中干”能力提升机制,引导研究生服务团成员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专业指导等方式,积极开展项目化、体验式、综合型社会实践,亲身参与社区的具体事务工作。研究生服务团进社区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举行交流座谈会3次,并组织研究生服务团成员赴五华区华山街道五华山社区、北门社区进行观摩学习,有效提升服务团成员综合履职能力。13名研究生服务团成员下沉到11个社区,通过社区书记介绍、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不断了解挂职社区的工作特色,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民生服务、政策宣传、活动组织等各项基层工作。截至目前,服务团成员参与各社区助老助残、关爱儿童志愿服务、老旧小区改造议事、消防安全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116场,服务居民1200余人次。
课题研究“多点开花”
坚持“人才+治理”策略,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搭建多元平台,筑牢人才堡垒,最大化发挥人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潜能和作用。鼓励研究生服务团成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对辖区社会治理难点痛点问题找堵点破盲点。自研究生服务团进社区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研究生服务团成员共计撰写董北社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协同治理、党建何以引领多元主体破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嵌入理论视域下东郊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路径优化等调研报告共计10篇,分析治理案例4个,发放问卷267份,提出治理优化意见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