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山区福海街道怡心桥社区聚焦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打造25个具备不同功能的特色“温新驿站”,推行“骑手专属用餐服务”“送餐绿色通道”等暖心举措。同时,发动社区全体人群做好“社区合伙人”,共同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明确“社区合伙人”党建融合 搭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怡心桥社区有南亚风情第壹城等两大商业中心,13个居民楼院和9家公共单位。自社区成立以来,便以“社区合伙人”的模式,联动公共单位、商户、居民及新就业群体,共同绘制基层治理新画卷。通过全面摸排商圈“两新”组织党员及流动党员情况,指导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组建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社区与辖区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大党委”结对共建协议,构建社区党委统领的“党建联盟”。通过“楼委会”、居民代表大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多种机制,畅通民情收集、民主决策、监督问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渠道,将“红色能量”注入小区、商圈、楼宇,形成联动体系。
发动“社区合伙人”网格融合 形成社区治理聚合力
实行网格包干、定人定责精细化管理。怡心桥社区共六个网格,商圈与居民区高度融合。社区探索推行“差异化巡查重点清单”工作机制,落实“居民议事日”制度,发动社区居民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民主议事基础上,搭建3个实体“网格议事点”,确保公共单位、商户及社区人群有事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人解决。在落实“党员服务不打烊”的基础上,通过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登记制度、积分制度及奖励办法,引导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网格治理工作,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人情地情的优势,成为社区“流动网格员”。此外,社区吸纳社区居民、商户、共建单位代表、物业工作人员等成为兼职网格员,强化商圈、居民区消防、治安、卫生、公共设施等巡查“微网格”,有效实现社区网格、“流动网格员”与“强化微网格”融合。
普惠“社区合伙人”服务融合 推动社区繁荣展活力
在南亚风情第壹城商圈入口的外卖停放点,这不仅解决了他们临时停车难的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和温暖。一系列暖“新”措施的实施不仅让骑手们有了归属感,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同时,社区着眼居民与区域单位、商圈企业融合共生需求,全面强化精准服务功能。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连接人群、组织,整合调动区域内资源,延伸服务触角,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解决居民和商户实际问题。同时,联合派出所、银行等单位开展“反电诈”宣传、传统节日、健康义诊、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活动,促进社区团结。
社区的温暖行动激发了主人翁意识及凝聚力,“陌生人社区”变为了“亲人社区”,社区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我被管”变为“我来管”。大家积极为优化服务事项、服务质量等建言献策。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商户、物业等积极响应社区各项活动,并提供场地、资金等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并吸引了更多企事业单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