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呈贡区:以“四个融合”深化校地合作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来源:呈贡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4-12-24
字体:【

呈贡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辖区高校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服务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与工作亮点,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以党建引领构建合作架构

搭建组织架构。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校地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确保校地合作高位统筹,有序推进。如云岭社区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校地共建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致远社区建立实施与高校的联席会议制度;颐明园社区成立“校、企、地”共建专班,吸纳高校、企事业单位成为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

签订合作协议。多个社区与驻地高校、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云岭社区与7所高校14个学院的党团组织、15家企事业单位签订34份协议;致远社区与18个高校党组织和12家团支部签订共建协议;联大社区吸引众多高校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成为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单位;颐明园社区吸纳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学院及11个企、事业单位成为社区党总支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为“校、企、地”合作共建找准方向,已签订共建协议21份;龙潭山社区与呈贡7所高校签订共驻共建合作协议。

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各社区通过与高校党组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及活动内涵。颐明园社区开展联合主题党日、主题团日13次;致远社区实施“三个X”(即特色服务链接“X”个高校—“X”个学院—“X”名学生)工程,开展集体专题学习研讨、实践基地挂牌、主题团日等活动。

以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设立教育实践基地。社区与高校合作挂牌成立各类实习实践基地,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为居民提供相应服务。各共建高校在云岭社区挂牌成立12个实习实践基地,开展便民利民事项50余项,惠及居民10000余人次;联大社区打造党群服务驿站暨校地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按照“1234”工作法开展工作,开展“青春益行动 高校实践季”项目大赛,第一季14个项目团队开展70余场活动,第二季20个项目团队开展121场活动,累计带动居民2000余人次参与到活动当中,让“高校+社区”服务惠及更多居民,实现合作共赢;颐明园社区打造“双创实践站”,探索“阵地换资源”模式,成功孵化4个大学生创业项目。

打造特色服务站点。依托辖区资源优势,建立多样化服务站点。云岭社区在云上小镇11栋建立大学生服务站,开展青创工作,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在仕林街夜市经济圈打造休息驿站和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站,将温暖关怀送给有需要的人群;致远社区打造高校服务站点、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实施“1 + 2 + N”阵地共享计划,与高校形成良性互动;颐明园社区打造“健康加油站”,云南省中医药大学 “颐小养” 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社区驻点为居民提供实惠的健康理疗服务,守护社区居民健康。

以队伍融合扩充人才储备

广纳贤才充实队伍。为高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及人才交流平台,有效吸引各类人才助力社区治理。云岭社区联合高校与企业开展招聘活动,举办青年创业就业论坛,接收实习学生、招募“社区治理合伙人”20余人,吸纳各类人才100余人;致远社区建立高校资源库,组建合作团队,帮助89名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习、实践岗位70余个;联大社区组建人才联合库,储备人才20余名。

增强激励激发工作动能。各社区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其工作动能。云岭社区广泛开展优才评选活动,吸引各类人才加入评选,对表现优秀的人才予以不同形式的认同;联大社区为增加社区人才库中各位专家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其颁发聘书、制发社区服务纪念章,同时联合辖区10余家爱心商家给予社区治理人才一定的消费优惠。此外,各社区还以多种积分兑换方式激励各方力量参与治理。

以活动融合谋划民生实事

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打造社区特色活动品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云岭社区谋划“便民服务型”社区建设,打造“青创文化节”品牌活动,为周边高校学生实践、就业,共建成果展示、便民志愿活动开展搭建平台,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致远社区开展“社区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毕业季创业创新活动”“美好生活节”“楼栋长街宴”“长者生日会”等特色品牌活动,增加社区居民凝聚力的同时,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推进民生服务项目。针对“一老一小”等群体开展多样化服务项目,满足居民需求。云岭社区打造稚叟“+”“一老一小”服务项目,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满足了老人儿童的精神需求,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强化了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关注和责任;致远社区以高校服务项目点亮居民微心愿,开展多种主题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精细、更精准的服务;龙潭山社区选聘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合唱班等项目,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颐明园社区开展文化活动300余场,其中部分活动获媒体报道;致远社区开展老年健身操教学、六点半课堂等系列活动300余场。

以资源整合拓展合作领域

整合共享资源。整合高校、企业、社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云岭社区依托辖区“双创”资源,联合企业提供集市摊位,鼓励大学生创业;颐明园社区联合高校、企业,撬动资源杠杆,扩充社区人力储备与知识容量,共享场地、设施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联大社区党群服务驿站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高校的资源也为社区服务,实现了双向奔赴。致远社区实施阵地共享计划,为高校师生搭建科研、实践平台,高校师生则利用所长服务社区居民。

拓展合作领域。拓展校地合作领域,涵盖党建、人才培养、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龙潭山社区推动高校与社区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施“伙伴计划”,以项目运营方式推动校地合作,形成了“一心三化”工作模式;云岭社区实施“一单位一项目一特色”合作模式,与高校签订了多份合作共建协议,落地多个社会服务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