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嵩明县:兰茂社区小驿站:汇聚大能量,服务大民生
来源:昆明社会工作
2024-12-03
字体:【

嵩明县兰茂社区暖“新”驿站以“党建引领、服务优选、畅通渠道、凝聚人才、文化传承”为抓手,通过为周边商户、新就业群体和居民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儿童托管、共享互助、议事自治、娱乐休闲等服务,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真正实现阵地解锁“零”距离服务,实现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让社区居民享受便民服务、感受党建温度,让暖“新”驿站接地气、聚人气,暖民心、惠万家。

一、党建引领“导航”,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一是纵横联动破解小区治理难题聚人心。兰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牵头建立兰茂小区党支部,支部书记从热心商户及业主中选聘,由小区党支部监督指导,召开小区业主大会,选聘有责任心、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商户及居民担当“领头雁”,建立商圈党建引领机制,构建党组织领导、“三位一体”民主议事协商、相关单位和组织参与的“纵向联动小区治理、横向联动多方资源”的互助服务模式。2022年,通过多方协商和走访,采用合法手段,收回兰茂小区被非法占用多年的公共配套用房两幢,打造兰茂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设置“爱心驿站”,破解了小区无公共活动用房的难题,为凝聚和服务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聚焦需求搭建商圈“网络”暖民心。2023年,以社区发展方向为指引,聚焦商圈群体需求,兰茂社区联合嵩明县文旅局、县民宗局、县总工会、县民政局,构建区域整合、行业联合、资源共享的商圈党建“网络”。通过“兰茂书房”“十百千万”“工会驿站”等项目建设,融入更多惠民元素,不断拓展“爱心驿站”功能,将“爱心驿站”升级改造为“暖‘新’驿站&兰茂书房”,为推进兰茂广场商圈党建、商圈文旅、红色物业、小区治理深度融合,助推商圈提质升级提供了阵地支撑,为周边商户、儿童、老人及新业态就业群体建立起一个安全友好的“温馨港湾”。

二、服务优选“固本”,把好民生需求“脉搏”

为让暖“新”驿站的服务落地落实,兰茂社区孵化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嵩明县向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配备专业社工,打通了社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一是聚焦城市社区独居、空巢老人,打造“共享阳光”助老服务项目,为辖区内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家庭探访、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社工服务。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医疗健康、娱乐健身、困难救助等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持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打造享老“幸福圈”;二是聚焦商圈群体,开设“葵花公益小课堂”(每周一至周四18:00-21:00开放),为商贩子女、社区困境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等儿童群体提供课后托管、兴趣培养、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传承、社会心理支持等常态化指导和服务,缓解社区部分特殊家庭儿童面临的成长陪伴缺失、生活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搭建基于社区儿童的专业爱心服务平台,陪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三是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设“聚爱暖‘新’工程”,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纳凉、避暑充电的暖“新”家园(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不定期开展义诊、节日慰问、交通安全教育等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他们成为社区治理的“左膀右臂”。

三、畅通渠道“提速”,书写民生服务“篇章”

一是“红色”引领,健全区域组织网络。构建“五社联动”体系,畅通民生服务渠道,集中落实到社区为民服务中。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和项目收益支持,2024年暖“新”驿站项目的运营资金增加到5万元,服务内容和力度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让暖“新”驿站不仅成为了商圈群体、新就业群体的“补给站”“歇脚点”,也成为延伸社区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暖心屋”。二是精细服务,翻开社区服务“崭新书页”。制作并发放服务群众联系卡,在暖“新”驿站设立服务点,通过“社区合伙人”模式,对居民需求度高、受益面广的如修锁开锁、管道疏通、水电维修、家电维修、防水补漏等“小事、急事、难事”提供抵偿服务,送需于民、施计于民,暖“新”驿站民生服务及基层治理功能在各方的协调配合和推动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四、凝聚人才“蓄力”,绘就幸福生活“画卷”

一是解锁社区“人才库”,增添社区治理新“血液”。通过暖“新”驿站服务项目招募社区党员及群众志愿者2204名,根据志愿者特点和专长,组建了社区党员先锋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银发志愿队、大学生志愿队、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广泛开展卫生环保、科学普及、医疗健康、扶贫帮困、文艺文化、矛盾调解等志愿活动。二是巧用“小积分”,让爱“双向循环”。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把居民参与社区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制作并发放“爱心储能卡”,积累志愿服务积分,在暖“新”驿站设置线下“爱心兑换角”,志愿者可兑换相应物品和服务,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使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壮”起来,居民的心“聚”起来,真正将“社区事”变成“大家事”,努力绘就幸福社区“美丽画卷”。

五、文化传承“赋能”,奏响精神文明“乐章”

一是丰富文化载体添“彩”。以暖“新”驿站为辐射,以“我们的节日”、重大节庆等为契机,开展“非遗进社区”“兰茂文化读书会”“兰茂群众大舞台”“多彩端午”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兰茂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触手可及”,有效提升社区的文化特质,丰富文化内涵。二是创新文化品牌“悦”民。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教育引导作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开展“富滇杯”蓝花楹摄影比赛,广泛引导群众参与到文化惠民服务中来,夯实群众基础,厚植社区高质量发展底蕴,让社区文化服务惠民更“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