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官渡区小板桥街道以社区应急能力提升为重点,以创建应急管理示范社区为手段,以建体制、全机制、建队伍、重宣教、强党建、提能力为抓手,守正创新,努力形成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应急管理昆明经验。自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以来,处置辖区火情82起,多次对辖区火灾事故进行先期处置,先后参与辖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70余次。
一、 着力人员力量保障维度,组建街道应急救援队
2021年8月,小板桥街道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并将应急队驻地设置在辖区场地宽阔、交通便利、设备齐全的昆洛路665号,驻地场所满足集中食宿、训练、值守等要求,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实现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管理规范、训练专业、有警必应、有令必行”。队伍共有20人,划分为火警备勤、基地备勤、应急事项备勤三个战斗小组,每组6-7人,主要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市场巡查监管等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综合救援和配合做好相关的日常巡查检查等工作。同时,听从街道指挥,配合做好地震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综合救援和服务保障工作以及群体性事件等突发状况的现场秩序维护。
二、 着力应急网络建设维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小板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街道、社区、小组、生产经营单位”四级应急网络。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作为街道层面的主要应急救援力量,根据街道指挥机动参与各类救援行动,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综合应急救援分队,做好社区日常的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听从街道、社区调配支援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
三、 着力硬件实施建设维度,夯实应急救援基础保障
小板桥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驻地设有智慧消防系统值班室、器材配备管理室、培训教室、训练场地、宿舍和食堂,保障队伍稳定运行。在装备配备方面,结合辖区应急管理特点,参照基层微型消防站标准配备装备器材;同时积极争取区级相关部门支持,落实人员、装备、培训等经费保障,协调消防大队开展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智慧消防系统设有小型消防站火灾处理流程、定岗制度与职责和培训标准、以24小时工作机制运转做到“管理规范、训练专业、有警必应、有令必行”。在昆明市应急局的大力支持下,基地设置了VR体验馆,沉浸式体验地震、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及洪水、台风等次生灾害的模拟环境,进一步强化应急情况处置的学习教育,着力打造一支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四、 着力“1+3+9”机制构建维度,深化社区应急救援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街道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小板桥社区顺利创建为昆明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社区应急机制建设试点示范社区,建成小板桥社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围绕项目创建验收要求,成立了社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应急预案体系、队伍体系、动员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响应能力等9项指标的创建。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社区应急管理“1个基地、3支队伍、9项机制”,结合此次示范创建,小板桥社区从三个维度完善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建成12人社区专业应急救援队、30人第一响应队和40人社区志愿者队三支队伍,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安监员、护村队员、辖区内民警和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构成,三支队伍共同为辖区内安全保驾护航。
五、 着力日常应急演练维度,提升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为切实提升应急救援队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居民群众消防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小板桥街道及所辖各社区常态化开展拉动训练和应急演练。街道应急救援队按照“统一指挥、精简高效、快速反应、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原则,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协同配合,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队内训练到实地拉动训练,从单项练习到综合科目测评全方位锻炼队伍,向着更高,更强、更有力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