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以“党建强、发展强”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村企抱团、企农共赢、融合发展”原则,在富民沃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互联网电商物流+农户”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发展、地方受益、群众增收,以“党旗红”引领“发展红”,扎实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村企共建”,推动产业向“阳”而生。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及企业技术和市场优势,通过“支部引领+联农带农+产业助力”的形式,组织麻地、石板沟等村党组织与沃苹公司党支部结成“村企共建”对子,组织党员群众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免费规划、提供苗木和技术培训+果品回收进行品牌化统一运营销售”的“三免一回”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带动3家农业合作社年均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120户参与苹果种植、就业400余人,户均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依托乡村治理网格和“村企共建”等平台,多形式收集企业及当地群众诉求,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办结民生实事6项。村企联合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户、志愿服务等共建活动,开展技术培训10期,培训2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支撑品牌赋能,助力农业向“新”而行。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中国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及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名师工作室共建指导,围绕有机化、数字化、设施化的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试种,选育出一批适合富民当地的早熟苹果品种,创建“沃富”品牌,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销售苹果1500余吨、实现产值1300万元。在县农业农村、科协等相关职能部门及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帮助沃苹公司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10项,产品取得6项绿色食品A级产品及有机转换认证,基地被评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牌’县(市、区)级产业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试验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示范点”等。
人才聚力干事创业,队伍建设向“优”而育。富民县在罗免镇麻地村设立“两新”党建工作站,并选派镇党委班子成员到沃苹公司担任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组织员、宣传员、服务员”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沃苹公司基地打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孵化基地、云南省马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高原特色有机农业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共享田间农民学校,创办云南新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县镇村企”四级联动发展模式,整合多方人才力量,组建专家团队,编写培训书籍《富民早熟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免费向麻地村及周边村民提供1万余册。沃苹公司现有员工60余人,拥有全国共享师资5人、高级园艺师3人、高级种植技师10人、市场推广及管理人员20人,组建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团队1支。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三产融合向“深”而耕。凝聚组织、人才、群众力量,深挖特色优势资源,做足融合文章,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打造集苹果产销、乡村旅游、休闲采摘、品种展示、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田园综合体。在沃苹公司基地标准化种植苹果3000余亩,依托麻地村和者北村2个现代冷链集采化中心,拓展果品保鲜贮存、包装加工、冷链配送、终端销售的一体化服务功能;在发展休闲农业、挖掘乡土文化、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上不断摸索,实施占地面积6000余亩、总建筑面积5.328万平方米的富民苹果主题乐园休闲田园综合体项目,月接待游客超1000余人次;积极探索“订单农业”、社区团购,成立网络主播助农增收团队,培育乡村“网络主播”人才2名,开启“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激发乡村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