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度假区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志愿服务模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推动群团组织等各方力量同频共振,通过“志愿红”传递正能量,用文明实践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志愿服务+先锋驿站”延伸服务触角
以“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游客零距离,游客诉求全响应”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建设“志愿者服务驿站”,将党建阵地前移到景区一线,积极引导青年党员志愿者和团员在旅游服务一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在云南民族村景区设立3个文化和旅游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点、海埂公园设置志愿咨询服务点,让志愿者们统一着装或佩戴志愿者服务袖套开展志愿服务,在景区随处可见的“志愿红”,为游客提供游览讲解、问询引导、游客回访、秩序维护、特殊群体帮扶、应急服务等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还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广大游客维护景区环境、遵守景区秩序,给广大游客提供温馨优质服务,为广大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83名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在服务中亮身份、领任务,主动担任政策“宣传员”、秩序“维护员”、游客“服务员”,累计服务5000人次,积极营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环境整治”建设绿美大观
围绕“滇池青年先锋”志愿服务品牌打造计划,结合“组织工作上温度、组工干部下基层”工作要求,大观公园党委号召青年党员积极投入“点亮滇池 绿美大观”志愿行动,为滇池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贡献大观青年力量。大观公园绿化面积大,植物种类丰富,栽培面积广,随着干旱少雨的情况愈加严重,人工浇灌需求量大,其余绿化工作愈加繁重。在靠近滇池沿岸,西区花海地块,新栽种的植被被杂草覆盖,严重影响植被生长和管理工作。公园党委号召青年党员和职工志愿者,积极进行除草护绿行动。20多人带上草帽、手套,拿上小锄头等工具,在西区花海开展除草护绿。太阳和汗水相伴,一个上午的时间,清除杂草200多平方米,看着和之前截然不同的花海,大家成就感满满。大观公园着重发挥党员和青年力量,把抗旱保苗、护绿浇水、除草护绿工作作为巩固拓展“组织工作上温度、组工干部下基层”的重要战场,带领全体在职党员和青年职工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点亮滇池、绿美大观”。
“志愿服务+雷锋精神”守护银发健康
“大爷,今天我们来给您测个血压血糖,血压血糖一定要定期测量”“大妈,我扶您去太阳下面坐坐,像您头痛的话,多揉揉这几个穴位,能缓解一些”......这是大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针对卧床、行动不便的失能老人等问题,度假区充分发挥党建护航引领作用,发挥医院党组织力量,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开展家庭照料、康复保健、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学雷锋实践活动,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诊疗服务。
度假区大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家门口”模式,变“坐式”门诊服务为“移动式”,依托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入户为卧床、小脑萎缩、低视力等严重失能的老年人进行家庭访视,耐心为听力不好的老年人进行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教会家属如何预防和护理褥疮,如何拍背排痰,防止再次感染......为老年人、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将温暖和健康送到社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老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下一步,度假区将继续立足实际,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释放“红色动能”,为基层志愿服务增色升温,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文明实践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