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呈贡区吴家营街道致远社区始终把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固本之策,在强化组织建设、共建共治、为民导向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辖区高校、商业街区、住宅区人才资源优势,创建“同心向党·致美行远”党建品牌,依托网格体系,通过实施“幸福满格”网格治理下的“五小”模式,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以“党建+网格”为抓手,把党员凝聚在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一是党员进网。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社区居民群众”的组织链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网入格,协助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二是党员在格。做到“定格、定人、定岗、定责”,按照居民需求和社区重点工作,建立党员挂联服务居民机制,挖掘党员中心户22户。三是服务到格。与18个高校党组织合作共建,实现高校党组织包保楼栋全覆盖,联合委员单位服务居民系列活动。
“小队伍”凝聚大能量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聚力小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配强楼栋长队伍。整合“楼栋长+社区联络员+物业管家”3支队伍,联动楼栋党员、高校师生、志愿者团队等N方力量实施“3+N”网格服务模式,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建强自治队伍。组建楼栋理事会、乒乓球小队等8支社区自组织团队120余人,共同开展楼栋治理,激发小区自治内生动力。三是实现问题直报。整合自组织团队、酒店协会、骑手团等11支队伍100余人,推行“大家一起来找茬”,截至目前,解决直报问题156个,为群众办实事38件,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2件。
“小项目”破解大难题
创新“居民点单-楼栋长派单-社区接单-合伙人办单-居民评单”的五步议事法,用项目化手段解决群众诉求。一是常态化点单。发挥楼栋长“中间人”作用,采取“线上+线下”,接收居民的“实时点单”,定期梳理居民需求清单。二是定制化派单。联动楼栋长搭建社区派单平台,将居民需求精准派送对接,以“公益+低偿”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三是项目化办单。实施“城市治理合伙人”项目,联动辖区内高校、商圈等力量解决居民诉求,通过收益反哺、资金注入等方式,激活“社区微基金”,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公益造血能力,形成常态长效项目服务机制。截至目前,聘请社区合伙人23人,签约合伙人团队2支,开展志愿服务60余次,服务辖区居民800余人。
“小爱心”实现大关怀
坚持“党建引领、联动共建、服务进家”的工作思路,实现服务“零距离”。一是爱心服务一对一。在楼栋实施“爱心+”服务,建立特殊群体关爱名册,“爱心+”由党员包保到户,进行一对一关怀精准服务。二是高校服务一对一。以“社校共建”形式,建立12支青年志愿者队伍,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一对一”帮扶楼栋。三是特殊群体一对一。社区党员包保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定期入户走访,慰问谈心,第一时间掌握居民情况,全方位了解居民诉求,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困难事、烦心事。
“小平台”搭建大舞台
深化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建设,以文化活动为抓手,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展示自我。一是搭建阵地共享平台。着力构建“一中心两驿站N平台”的服务阵地矩阵,聚焦党员群众需求,推行党群服务中心“365天服务不打烊”,建立预约服务制度,做好“八小时外”延时服务。二是创建信息互通平台。利用楼栋微信群、官方微信号收集居民微心愿,解决居民问题,累计组建楼栋群37个,发布推送信息1000余条,实现辖区内信息互通。三是构建区域共治舞台。联动党政机关、高校学院、优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创办“呈乡公益节”“社区文化艺术节”“街区毕业设计展”等品牌活动,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激发自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