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基层治理
来源:中国社区报
2024-03-14
字体:【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围绕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一村之计到一国之策,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民主监督萌芽到逐步成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范例……20年来,“后陈经验”在推进基层治理过程中绽放独特光芒。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玲玲认为,“后陈经验”开启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新探索,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平台,积极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体建设、相互融合,精准保障了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一肩挑”带来的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变化等新形势、新课题,陈玲玲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推进“后陈经验”的巩固拓展,进一步强化政策集成、协同推进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国家立法部门将“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内容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村务监督工作指南”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运行体系和工作模式,推动“后陈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神经末梢开花结果。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看来,由于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一致,有时存在“众口难调”的情况,很多问题难以通过简单的票决得到根本解决。“可以通过反复协商来寻找共同利益的平衡点,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特别是在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联度高,人民群众对参与协商民主的积极性也很高。”聂鑫说。

去年,聂鑫赴上海、广西、江苏等地,深入了解基层践行协商民主的机制、举措等,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完善街道协商民主机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力量。”聂鑫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科技学院院长梁丽萍同样认为,应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协调联动机制,开展多领域、多方面、多渠道的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理顺和畅通民意表达的有效路径。

科技支撑实现“智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的重要部署。如何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敏捷高效、协同有力,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受到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建议,加强对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起适应数字化社会治理需求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社会治理态势实时感知、风险智能研判、及时协同处置。

他还建议,鼓励在基层治理中应用“数字社工”,用“智慧指数”提升群众“满意指数”。提高基层治理一线工作人员使用数智工具的能力,通过向社区工作者等基层治理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推动基层治理数智化转型,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陈星莺建议,统筹建立科技引领、智能高效、深度融合的全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和化解数据共享,构建24小时在线分类解纷系统,做到一个出入口全面归集、一个分析口科学研判、N个业务口自动分流,形成“平台预警、部门报到、精准解纷、全链共治”的解纷机制,实现过程有通知、结果有反馈、疑难有解释的闭环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王素君调研发现,数据赋能社会治理过程中仍存在数据开放与共享的体制性障碍、数据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为此,她建议,要持续完善数据制度建设,厘清数据归谁所有、谁有权利使用、使用范围如何界定等系列问题,统筹布局多层面数据。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政府掌握的社会信息平台,畅通信息整合与传递机制,为基层智慧治理拓展应用场景提供先决条件。要加强社会场景的基础库、主题库建设,促进数据快速检索和高效配置,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要制定相应的数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切实促进数据信任体系的有效运转。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在基层治理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针对一些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现代化治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基层治理的平台载体不够多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建议,加强调研,明确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重点领域,深入研究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途径,制定长期发展计划,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治理。

他还建议,强化制度建设,在街道和社区层面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注重挖掘、总结基层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补齐工作短板。政府主导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史料、建立村(社区)档案,加强相关文化传承保护、整理文化故事,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地方文化活动,唤醒当地群众的本土文化共同记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胡玖明介绍,依托当地“孝十条”等措施办法,孝感着力打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助老畅行电梯行动,成立面向社会各界的孝亲基金,拥有志愿服务团队2682支、志愿者78万余人,不断推动“孝文化+基层治理”融合发展。

他表示,孝感将进一步做实“孝文化+”文章,推动城市文脉与现代化建设相融互促,以孝文化助力产业品牌建设升级,探索孝文化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充分彰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发展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韩再芬表示,安徽省安庆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安庆丰富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桐城“六尺巷”典故中“和”的精神内核,创新推行“六尺巷 六步走”调解工作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她建议,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区报